2021辛丑牛年春节过后,A股市场出现了大幅调整,沪深300指数25个交易日跌幅达15%,300只成分股中有83只期间跌幅超过20%,同期偏股型公募基金的跌幅与沪深300基本相当。随着市场调整,投资者情绪也瞬间掉头,悲观立刻占了主流,之前说等市场跌一跌再申购的客户说“看这样子还得跌,我再观望观望”,渠道会焦虑的询问有没有持仓抱团股、有没有某某行业的持仓、会不会减仓、今年这市场是不是不行了……等等,好像一个假期过后一切都发生了大逆转。
情绪的变化轨迹在每一个历史上的“牛熊周期”中都对应的异常相似。有专家说,虽然人类社会有了大踏步的发展,但几千年来人类的一些本性反应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本能地受到市场涨跌影响带来的情绪变化”或许是其中典型的一种。如何克服它、理性的做决策,这是所有市场参与者都需要持续修炼的重要课题。
每当焦虑或担忧出现的时候,理性地回归事情的核心本质去思考问题或许是最有效的方法。市场跌幅较大的时候,管理人在想什么?做什么?也焦虑吗?一定程度了解管理人的所做所想,其实是投资人一项很重要的功课,只有足够了解,才能判断这是不是你认同并信任的管理人;只有足够了解,才能放心长期持有,从而真正获得时间的复利。而我们也一直愿意将投资理念、思考、逻辑真实地展现给投资人。
我们需要多大程度去关注市场涨跌
从人性的角度、工作的角度,我们很难不去关注市场的短期变化,所以,我们应该主动地去更少关注。
果实的投资理念是赚企业长期增长的钱,这必然要从一个中长期的视角去看待企业的成长趋势和空间,中间的波动是必然的,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和投资者一样,具有类似的人性。但作为专业投资机构,我们的决策是要在理性的情况下根据客观、深入研究的事实做出。如何做到客观理性?最重要的,是永远围绕着投资中最核心的本质去思考——对企业/行业(以及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我们更多的关注点是:企业的基本面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的发展趋势是否在我们预期的范畴之内?某个行业是否未来5-10年有更大的优势和发展机会?
我们在关注什么
我们感知市场、尝试理解市场,本质是透过市场的表象去理解经济社会、理解人性、理解企业行为和行业发展。因为我们坚信中长期内企业的股价会有效反映企业的价值,短期的波动影响因素过于繁杂,可能是资金、也可能是过度理解企业的某个行为带来的情绪影响。
理解市场本身,在一些极端时刻尝试做一些判断或许也是需要的。例如2016年的熔断、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我们都较大幅度降低了仓位,较好地控制了产品的回撤,投资者持有体验良好从而能更坚定地长期持有,与我们的投资理念形成正向循环。春节前我们也基于常识减持了一些一定泡沫化的美股仓位,但本质上这些只是一些战术手段,对长期业绩真正有贡献的还是寻找到优秀的企业和行业发展机会组合投资伴随其成长。
估值水平波动特别大怎么办
我们的投资中核心的核心只有一个,对于企业/行业(以及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理解。通过长期深入研究,理解企业的竞争壁垒及其动态的变化,判断企业的成长空间,是投资收益和安全边际的重要来源。同时,在对投资标的进行投资收益和风险收益比衡量中对折现率采取比较保守的假设,留有足够的安全边际。
作为净值化的资产管理产品,我们需要适度考虑客户对净值波动幅度的承受能力,所以我们需要考虑合理的构建组合来规避一些风险。我们在价值判断上叠加对投资标的多维度的分散来实现组合对于宏观风险更好的规避以及对于波动的一定程度的控制,这些维度包括但不限于行业、国别、市场、风险收益比的形态、未来预期现金流的形态等。
我们强调用中长期的视角来做基本面投资,从短期波动中抽离出来,从中长期的尺度做比较清晰的大概率的基本面判断,通过时间来抹平不同流动性环境造成的估值水平的波动。
今年的市场我们怎么做
去年疫情之后,宏观组合呈现出了历史从未出现过的态势,虽然市场上有不少人能作出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分析,但我们理解,在当前的宏观和市场环境下做短期预判的难度很高、胜率很低。
而看更长时间的维度,宏观上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经济未来10~20年的发展,空间毋庸置疑。我们需要重点观察的变量是出生率及相关的政策应对,目前还没到要做决策的点,但投资上可以开始规避一些如果出生率持续不振可能有大影响的行业。
回归到投资本身,我们日常的研究工作也是从中长期角度去规划的:
对于已经重点投资的行业不断跟踪研究不同时期最重要的问题,并对投资时做的核心假设进行持续的验证和跟踪;
对于未来有长期发展机会和较大发展空间的行业按计划去投入精力和时间做更广泛(多维度调研)、更深入的研究;
对于已经深入研究的行业等待市场给出好价格的投资机会等。
市场不好的时候,更是研究好东西、寻找未来制胜投资机会最好的时候。至于短期的波动,不会成为我们做出判断的理由,也希望不要成为影响投资人正确判断的因素。
果实资本既是资产管理人,也是投资人,公司的可投资资金和我们所有成员的个人投资资金长期持有自己的产品,规模合计占公司管理的总资产规模的五分之一左右。每次市场下跌幅度较大的时候,大家既担忧又兴奋:担忧的是怕持有人情绪波动较大从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兴奋的是这又是一个很好的申购时机(虽然我们平时的申购已成为常态,没有人择时,而且大量的资金已经在基金产品中,但每逢市场给予这样机会的时候,我们仍会申购,哪怕少量的资金。)我们的资金跟大家一起经历了18年长达一年的市场阴跌,但是在19年已经超越了前期高点,20年更是收益颇丰。现在似乎又到了18年春节后的市场情绪,没有人能精准的判断市场什么时候跌到位了、市场什么时候要开始涨了,我们的信心是未来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的趋势,应运而生的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
“市场恐慌时要贪婪”。巴菲特的这句名言大家全都知道也都认同,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少之又少。希望我们持续的沟通能够让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在真正了解并认同果实的基础上坚定信心,我们一起赚企业长期成长的钱,一起真正体验复利的力量!